<button id="nxlem"></button><button id="nxlem"><object id="nxlem"></object></button>
<button id="nxlem"><acronym id="nxlem"></acronym></button>

    1. 【“十三五”成就巡禮】 創新“民族+”模式 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常開長盛

      http://www.bandolera1410.com  2021-03-31 09:01:52   來源:羅源縣融媒體中心  【字號

        羅源灣新聞網訊“十三五”期間,我縣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族團結工作的殷殷囑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民族政策,創新“民族+”工作模式,統籌推進民族文化傳承弘揚、特色產業發展、鄉村活力激發、民生福祉改善等各項工作,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常開長盛。

        松山鎮八井村,是一個傳統的畬族村落,畬家姑娘雷伙英就生長在這個地方。曾經寂寥的村莊,這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雷伙英也結束了外出打拼,回到家鄉當起了講解員。 她說:“去年我們畬族文化民俗小鎮這三個展示館開館以來,我五月份就開始從事這邊講解員的工作,一是因為離家比較近,方便照顧家人,同時我也想把我們的畬族文化,更好地更廣泛地宣傳出去?!?/p>

        以八井、竹里、小獲為核心的畬族文化民俗小鎮是我縣傾力打造的羅源畬文化特色IP。2020年元旦,小鎮內的羅源畬族文化民俗展示館開門迎客,不僅全方位展示羅源畬族服飾、畬家拳、畬醫藥等畬族非遺文化,及哭嫁、祭祖、對歌等民俗文化,傳承弘揚畬族文化,還吸引了不少游客,促進畬鄉鄉村振興,帶動當地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雷伙英感慨:“黨和政府一直關心我們畬族村的發展,這些年我們畬族村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像基礎設施以及村容村貌都更加完善了,文化生活也更加豐富了?!?/p>

        畬元素的彩繪、雕塑與村居融為一體,改造后的“四姓廣場”和村落遺址充滿畬族風情,致力畬族文創的谷倉畫院、畬家八井拳傳承基地、畬服傳承基地等串珠成線,成為“畬族文化聚寶盆”,浪漫的櫻花步道粗具規模,鳳鳴街上山哈集市拔地而起……畬鄉面貌煥然一新。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我縣還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八井畬鄉里民宿、竹樸鄉畬院等公司入駐畬鄉,為畬鄉發展再添動能。

        畬鄉里民宿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情說:“隨著我們畬族文化民俗小鎮的建設,更多的游客來我們八井村游玩,政府也在不斷投入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對民宿的土地跟證照這塊也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所以我們非常有信心去加大投入,擴大民宿的規模,更加完善民宿的配套設施,讓游客在我們民宿有更好的體驗感?!?/p>

        八井村的蝶變只是我縣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工作主題,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保護傳承畬族文化、夯實民生基礎等為重點,推進民族工作不斷取得成果。

        縣委統戰部副部長、民宗局局長朱仲福介紹,羅源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以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根本途徑,創新“民族+”工作模式,致力加快推動發展,打造畬族文化民俗小鎮等一批促進民生發展的重點工程,培育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典型,提升各民族幸福指數,增強羅源發展后勁,不斷開創民族團結進步新局面。

        “民族+文化”傳承模式,綻放出徇爛的民族傳統文化魅力;“民族+互聯網”宣傳模式,打通畬鄉發展最后一公里;“民族+產業”發展模式,激發民族鄉村發展活力;“民族+社會”治理模式,構建共創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今年一月份,國家民委公布第八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名單,全國共13個地市州、63個縣區入選,我縣是福建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區。這是繼“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后,我縣獲得的又一項民族工作領域國家級榮譽。

        朱仲福說,下一步,我們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著力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推進民族鄉村全面振興,主動融入福州現代化國際城市閩東文化品牌建設,實現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新跨越,為建設幸福宜居的現代化新羅源做出積極貢獻。

      【責任編輯:陳雁真】
      魅力羅源
      女人高潮A片免费视频
      <button id="nxlem"></button><button id="nxlem"><object id="nxlem"></object></button>
      <button id="nxlem"><acronym id="nxlem"></acronym></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