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注意!“雙十二”來了,這些詐騙不得不防
http://www.bandolera1410.com 2020-12-11 08:16:30 來源:鼓樓公安在線 【字號 大 中 小】
雙十一剛過,雙十二又來了你的錢包還好嗎?面對五花八門的促銷方式,如何防范“陷阱”?
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份雙十二防騙指南,為了更加安心地買買買快來看看吧!
詐騙手法1:退款詐騙
案例:2020年10月26日下午15時,王某(女,45歲,某醫院職工)報稱其在福州市鼓樓區單位上班時,有人來電冒充某購物平臺客服,稱其在該平臺購買的衣服有質量問題需召回,要到指定的網頁填寫身份證及銀行卡信息才能完成完成退款,王某信以為真,按對方要求操作,銀行卡中被轉走33.8784萬元人民幣。鼓樓警方接警后迅速行動,聯合市局反詐中心成功將其被詐騙金額中的335537元止付在其本人銀行卡中,后在民警及銀行工作人員的大力幫助下,王某于2020年10月27日9時將該款項轉回自己名下卡中,成功止損335537元。
防騙提示:以“退款”或“退貨”為由實施詐騙是不法分子常用手法,它要求消費者點擊其提供的“釣魚網站”鏈接來盜取持卡人的銀行卡密碼及動態驗證碼等敏感信息。大家要謹慎對待自稱網購客服的電話或短信,退款、退貨通過正規渠道辦理,切莫向任何人泄露銀行卡密碼、動態驗證碼等敏感信息。
詐騙手法2:快遞理賠詐騙
案例:2020年11月11日19時許,報案人朱某(男,35歲,福州人)報稱:其在福州市鼓樓區家中接到某通快遞理賠員電話,對方稱其雙11購買的快遞丟失,需添加微信辦理理賠業務,朱某遂按對方要求操作,填寫發送來的鏈接中的身份信息及銀行卡信息,在福州市鼓樓區其名下銀行卡中17萬元被轉至對方的賬戶,后聯系不上對方,發現被騙遂報案。
防騙提示:不法分子從非法渠道獲取買家或快遞單信息后,冒充理賠員或快遞員稱被害人快遞丟失需辦理理賠業務,加微信后,通過發送的鏈接或二維碼讓被害人填寫相關信息從而騙走被害人的錢。如遇“假快遞員”“假客服”主動來電要求配合進行賠償,需提高警惕,建議通過官方客服平臺或電話進行核查。不要直接給所謂“客服”的賬戶打款,也不要隨意點擊或者掃描“客服”發來的不明鏈接和二維碼,驗證碼不要交給其他人。
詐騙手法3:刷單詐騙
案例:2020年11月19日季某(女,25歲,三明人) 報稱: 2020年 10月31日其在某社交平臺上看到一條刷單返利的廣告,按廣告內容添加一個微信名為“超困”的人為好友,后又添加對方微信名為“楊宇”的企業微信。聊天過程中對方說可以登錄tianmao888.cn這個網址進行購物返利。11 月6日,季某試著往對方提供的賬戶充值,發現可以賺錢并可以提現。之后季某又分多筆在家中往對方提供賬戶充值,累計10.89萬元人民幣后對方突然“失聯”,季某發現被騙遂報案。
防騙提示:不法分子冒充電商身份,以在“雙十二”期間提高店鋪銷量、信譽度、好評度為由,稱需要雇人兼職刷單刷信譽,為了獲取被害人信任,開始不法分子將小額刷單連本帶利返還,待受害人刷的金額越來越大,騙子將以各種借口拒絕返款,甚至誘導網友繼續刷單。
尋找兼職要通過正規渠道進行,遇到需要交納定金或先行支付的工作,大家務必要謹慎對待。
警方提示
1、注意支付安全
由于各種網商的平臺支付方式不同,消費者要盡量做到在熟悉各種支付功能的基礎上再進行支付。如果在網絡購物時突然發生不能交易的問題,最好先中斷支付,撥打官方客服電話進行核實后再操作。
2、注意甄別賣家
網上購物盡量選擇正規平臺,切勿通過網站官方途徑以外的其他任何方式進行轉賬交易。在交易時一定要通過電商平臺提供的官方聯系平臺跟賣家進行溝通,以及保存好聊天記錄,不要輕易聽信對方更換為諸如QQ、微信等聯系平臺,不要隨意點擊對方發來的網址鏈接。如交易過程中出現問題,應在平臺官方渠道進行溝通聯系,收到短信、電話等聯系自稱“客服”、“快遞”的,務必提高警惕。
3、注意保護好網銀支付密碼
網銀或支付寶里設置的密碼級別要高,最好取消免密支付功能,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支付漏洞。銀行卡密碼、手機收到的驗證碼信息不告訴任何人,一旦發現被騙要立即報案,保留網絡聊天記錄和圖片,便于警方收集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