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海洋研究院陳新華教授研究團隊在羅開展高抗優質大黃魚培育項目
http://www.bandolera1410.com 2023-04-21 09:45:13 來源:羅源縣融媒體中心 【字號 大 中 小】
羅源灣新聞網訊(李文 陳凱惠)大黃魚是我國人工養殖產量最高的海水魚類,有“國魚”美譽。為培育適宜深遠海等不同養殖模式的大黃魚新品種,進而為大黃魚產業發展奠定種業基礎,福建農林大學海洋研究院陳新華教授研究團隊入駐福建省洋澤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家工作站,開展“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高抗優質大黃魚種質創新與新品種培育”項目研究。
走進洋澤公司實驗室內,陳新華教授的研究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大黃魚育種實驗,他們熟練地操作著各種精密儀器,仔細觀察顯微鏡下的精子質量,認真記錄著各項數據。
福建農林大學海洋學院老師邵光明說:“現在我們的實驗室,主要是想通過育種的方式,提高它的免疫力。我們通過多種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染色體操作的方法,包括雌核生殖,三倍體、多倍體的培育,我們還通過選育的方法,比如現在比較前沿的基因組選擇育種,我們希望培育出抗病的新品系、新品種,來維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實驗室正在努力推動的?!?/p>
據了解,種質退化、病害頻發及良種缺乏等問題嚴重限制了大黃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該團隊依托海水養殖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及深海養殖聯合研發中心等平臺,利用雌核生殖及多倍體誘導技術、基因組選擇育種等育種創新技術,創制高抗優質大黃魚新品種。
邵光明說:“經過我們實驗室多年的努力,現在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前期我們對70000多條魚進行選育,選出來了大概1000多條抗病能力比較強的個體,今年我們也獲得了雌核發育,還有四倍體的這種性體系,這是目前取得的一些成績。我們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現在這個產業的問題仍然非常嚴峻,我們的責任非常重?!?/p>
目前,該團隊已率先建立了大黃魚基因組編輯技術,培育了雌核生育及四倍體大黃魚F1代,并利用群體選育技術獲得大黃魚抗內臟白點病育種新材料,成果將為近岸及深遠海養殖提供優質苗種。
福建省洋澤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洪磊說:“這是農林大學承擔的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就是大黃魚高抗組織提升的一個項目。當時我們找到農林大陳新華院長,希望他把這個項目落到我們洋澤基地,我們認為種子是漁業里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我們想首先把住第一道關口,為整個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p>